“双减”时代基础教育的公共性回归与公平性隐忧

被引:113
|
作者
余晖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治理与创新研究中心研究部
关键词
双减; 教育公共性; 教育公平; 教育市场化; 校外培训;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21.12.017
中图分类号
G63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公共性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属性,而公平性是教育公共性的重要基石。随着教育改革中市场化因素的介入,竞争机制、资本运作和价格机制对基础教育的公共性带来了挑战。新时代"双减"改革直指上述结构性矛盾,引导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回归公共性,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学校教育的地位、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渠道和学校课后服务格局进行了重新定位。当前的新旧制度更替也引发了新的结构性矛盾及公平性挑战,或将带来分配正义层面的校际差距扩大问题,以及关系正义层面的群体、区域和城乡间课外补习鸿沟问题。为实现"双减"政策保障教育公共性的目标,应从课内、课外和校外三方面入手,为不同区域、群体和学校的学生提供相对公平的教育条件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53 +17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