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公共性意蕴及其当代拓展

被引:18
|
作者
冯永刚 [1 ]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育的公共性; 公共品格; 公共服务;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5.24.004
中图分类号
G40-05 [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教育学分支];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教育具有促进个体身心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双重功效,以满足民众文化需求与共享社会公共利益为旨归,葆有显著的公共性品格。公共性是教育的内在属性与本质特征,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过程的始终。公益、平等、共享是教育公共性的内在意蕴。在当今时代培植、护卫与拓展教育的公共性,需做到以下几方面,即提升意识:大力倡导与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以强化教育的公益性;强化责任:健全与完善教育公共财政制度以提升教育的平等性;统筹协调:统整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共同治理以延拓教育的共享性,从而有效促进教育公共性的延伸与扩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
    李友梅
    肖瑛
    黄晓春
    [J].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4) : 125 - 139
  • [2] 教育公共性的意蕴和诉求
    张茂聪
    [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55 (03) : 61 - 65
  • [3] 公共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与改进建议
    何永刚
    夏宇尘
    [J]. 教育发展研究, 2009, (19) : 80 - 83
  • [4] 建设开放大学 探索开放的终身学习制度[N]. 张德明.中国教育报. 2011 (004)
  • [5] 论教育公共性及其保障[M]. 商务印书馆 , 张茂聪, 2012
  • [6] 公共人的衰落[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美) 桑内特 (Sennett, 2008
  • [7] 走出教育改革的误区[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日)藤田英典著, 2001
  • [8] 使民主运转起来[M]. 江西人民出版社 , (英)罗伯特·D.帕特南(RobertD.Putnam)著, 2001
  • [9] 高等教育新论[M]. 浙江教育出版社 , (美)伯顿·克拉克(BurtonR.Clark)主编, 2001
  • [10] 人的条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