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传播研究的基本问题与传播学范式创新

被引:80
|
作者
胡百精 [1 ,2 ]
杨奕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
[3]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传播研究所
关键词
公共传播; 多元主体; 公共性; 认同; 传播学范式;
D O I
10.13495/j.cnki.cjjc.2016.03.005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在现代性转型、全球化和互联网革命等多重语境的交叠下,公共传播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和实践解决方案正在登场。本文将公共传播定义为多元主体基于公共性展开的沟通过程、活动与现象,旨在促进社会认同与公共之善。在还原知识谱系和社会语境的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了公共传播的主体——多元主体,价值规范与实践准则——互为主体性与公共性,内容——公共议题及其承栽的公共精神和公共利益,场域——作为意见交换平台、行动空间和意义网络的公共领域,手段——对话,目标与效果——认同、共识和承认。最后,本文提出应重返人的存在、生活世界和共同体采推进公共传播研究和传播学范式转换。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80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