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应该来当人民陪审员

被引:3
|
作者
陈畅 [1 ]
机构
[1] 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
关键词
人民陪审员; 精英化; 庭审; 平民化; 学历; 法律适用; 人民法院; 陪审员; 陪审制度; 司法制度; 武侯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人民陪审制度发轫于革命根据地时期,今天看来,当时"人民当家作主"这一陪审理念的司法内涵略显不足,而政治意味则相对浓厚。随着法治建设进程的推进,陪审制度的政治意蕴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相反,法治规范化的要求使得人民陪审制度显得难以满足当下社会现实的需要。2006年9月,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理论博士点"与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通力合作,启动了"中国陪审制度"研究课题。该课题运用法社会学与法人类学的方法,先后在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调研,全面真实地反映了陪审制度的现实状况。在本项目即将结题之际,本刊编辑部约请课题组部分成员就一些主要问题做了一组笔谈。我们相信,这组文章能够使读者感知到中国基层司法机关的人民陪审制度的基本状况以及面临的困境,并引发完善或者重构这一制度的思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7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