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同富裕社会”的主要依据及内涵

被引:81
|
作者
吴忠民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建设专家工作室
[2]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关键词
共同富裕社会; 小康社会;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305 ; 030503 ;
摘要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中国宜以"共同富裕社会"作为与"小康社会"相衔接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的问题是,有必要对共同富裕社会的主要依据、内涵以及合理边界进行相应的阐述。共同富裕社会的主要依据在于:共同富裕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初心所在;共同富裕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够反映出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定阶段的历史性任务;共同富裕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能够为中国广大民众所普遍认同的目标。共同富裕社会的内涵在于:共同富裕社会所强调的是"美好生活"和较高水准的"生活品质";共同富裕社会所看重的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富裕;共同富裕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富裕社会的合理边界包括:共同富裕社会离不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社会离不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共同富裕社会并不是平均主义社会;共同富裕社会并不是福利过度的社会。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2 +16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 [11] 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N]. 人民日报. 2018 (001)
  • [12]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 习近平.人民日报. 2016 (002)
  • [13] 深化合作伙伴关系 共建亚洲美好家园[N]. 习近平.人民日报. 2015 (002)
  • [14] 国际统计年鉴[Z].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0
  • [15] 中国统计年鉴[Z].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0
  • [1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外文出版社 , 习近平, 2020
  • [17]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 新疆人民出版社 , 习近平, 2017
  • [18]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2017
  • [19]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外文出版社 , 习近平, 2014
  • [20] 发展社会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吴忠民,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