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共同富裕社会”的主要依据及内涵

被引:81
|
作者
吴忠民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建设专家工作室
[2]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关键词
共同富裕社会; 小康社会;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305 ; 030503 ;
摘要
随着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中国宜以"共同富裕社会"作为与"小康社会"相衔接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的问题是,有必要对共同富裕社会的主要依据、内涵以及合理边界进行相应的阐述。共同富裕社会的主要依据在于:共同富裕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够体现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初心所在;共同富裕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够反映出新时代条件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定阶段的历史性任务;共同富裕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能够为中国广大民众所普遍认同的目标。共同富裕社会的内涵在于:共同富裕社会所强调的是"美好生活"和较高水准的"生活品质";共同富裕社会所看重的是全体人民"共同"的富裕;共同富裕社会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富裕社会的合理边界包括:共同富裕社会离不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同富裕社会离不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共同富裕社会并不是平均主义社会;共同富裕社会并不是福利过度的社会。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2 +16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 [1] 收入不平等、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家庭储蓄率
    甘犁
    赵乃宝
    孙永智
    [J]. 经济研究, 2018, 53 (12) : 34 - 50
  • [2] 普惠性公正与差异性公正的平衡发展逻辑
    吴忠民
    [J].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09) : 33 - 44
  • [3] 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
    习近平
    [J]. 求是, 2014, (01) : 3 - 6
  • [4]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N]. 人民日报. 2021 (001)
  • [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 人民日报. 2020 (001)
  • [6]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N]. 习近平.人民日报. 2020 (002)
  • [7] 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N]. 习近平.人民日报. 2020 (002)
  • [8] 李克强总理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N]. 人民日报. 2020 (001)
  • [9] 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习近平.人民日报. 2018 (002)
  • [10]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 习近平.人民日报. 2018 (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