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对中国西汉至五代(206BC~960AD)粮食丰歉的影响

被引:13
|
作者
苏筠 [1 ]
方修琦 [1 ]
尹君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粮食丰歉等级; 历史气候变化影响; 序列重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2.8-09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粮食丰歉是理解中国过去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影响过程及其机理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缺乏足够的长时段连续和高分辨率的粮食生产定量记录,尚无过去2000年粮食丰歉序列重建,使得气候变化影响机理的认识出现"断链".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历史文献资料和量化粮食生产丰歉等级的方法,首先建立词汇的语义分级标准并进行逐年农业丰歉定级,再根据各丰歉等级的结构关系计算丰歉指数,进而进行每10年的农业丰歉等级评定.搜集了《二十四史》中逐年的作物收成、温饱状况、农业灾害、粮价及仓储和民生等记录共1636条,据此重建了西汉至五代(206BC~960AD)时期10年分辨率的农业丰歉序列,并分析了温度和干湿变化与粮食丰歉的关系.结果表明:西汉至五代时期丰收、平收和歉收的年代分别占33.3%,39.3%和27.4%;丰歉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206BC~51BC偏丰、50BC~590AD偏歉和591AD~960AD偏丰.丰收通常对应着暖宜(温暖、降水适宜)的气候组合条件,而歉收则多为冷干的气候条件.气温与农业丰歉呈正相关关系,而降水过多造成洪涝灾害或过少造成旱灾均会导致农业歉收,体现了中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农业生产受有限热量条件和极端降水制约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5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 [1] 隋唐时期东中部地区温度变化的重建(601~920年)
    葛全胜
    刘浩龙
    郑景云
    张学珍
    [J]. 科学通报, 2010, 55 (31) : 3048 - 3055
  • [2] 过去2000年中国气候变化研究
    郑景云
    邵雪梅
    郝志新
    葛全胜
    [J]. 地理研究, 2010, 29 (09) : 1561 - 1570
  • [3] 由中国历史气候记录对季风导致唐朝灭亡说的质疑
    张德二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2) : 126 - 130
  •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东部温度变化
    郑景云
    满志敏
    方修琦
    葛全胜
    [J]. 第四纪研究, 2005, (02) : 129 - 140
  • [5] 气候变化与中国的战争、社会动乱和朝代变迁
    章典
    詹志勇
    林初升
    何元庆
    李峰
    [J]. 科学通报, 2004, (23) : 2468 - 2474
  • [6] 1736年以来西安气候变化与农业收成的相关分析
    郝志新
    郑景云
    葛全胜
    [J]. 地理学报, 2003, (05) : 735 - 742
  • [7] 从农业气候条件看我国北方原始农业的衰落与农牧交错带的形成
    方修琦
    [J].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3) : 21 - 27
  • [8] 太阳、气候、饥荒与民族大迁移
    许靖华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1998, (04) : 366 - 384
  • [9] 北京石花洞全新世石笋微生长层与稳定同位素气候意义初步研究
    谭明
    刘东生
    秦小光
    钟华
    李铁英
    赵树森
    李红春
    吕金波②鲁向阳
    [J]. 中国岩溶, 1997, (01) : 2 - 11
  • [10] 中国东部6区域近1000年干湿序列的重建和气候跃变分析
    张德二
    刘传志
    江剑民
    [J]. 第四纪研究, 1997, (01) : 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