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长期施肥对红壤稻田耕层土壤碳储量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陈安磊
[1
]
谢小立
[1
]
陈惟财
[1
]
王凯荣
[2
]
高超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2] 青岛农业大学农业生态与环境健康研究所
[3] 湖北省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来源: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施肥模式;
红壤稻田;
耕层;
土壤碳储量;
土壤容重;
D O I:
10.13227/j.hjkx.2009.05.049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红壤性稻田土壤为对象,研究了长期施肥(19902006年)对稻田表层土壤碳储量及固碳潜力的影响,讨论了耕层厚度变化对碳储量估算及处理间差异的影响.研究发现,与长期施用化肥相比,有机物的循环利用能显著提高红壤性稻田土壤碳储量,其碳储量为57.766.2 t/hm2,比试验前高出18.727.2 t/hm2,而长期施用化肥碳储量提高幅度平均为5.4 t/hm2.红壤性稻田土壤饱和固碳量为84.0 t/hm2,与目前碳储量相比还有17.843.7 t/hm2的固碳潜力.研究证实,土壤碳储量与土壤容重和表层土壤厚度的变化密切相关,以20 cm或23 cm作为统计厚度估算表层土壤的碳储量将分别低估20.6%和11.3%,其中有机物施用处理碳储量低估幅度最大(分别为26.8%和18.9%);另外,用相同统计厚度进行碳储量估算减小了不同施肥处理间的差异.从稻田土壤碳储量及固碳潜力来考虑,有机物配合化肥施用是红壤稻田较优的施肥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267 / 1272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