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碳土壤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与研究进展

被引:186
|
作者
潘根兴
周萍
李恋卿
张旭辉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2]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 南京210095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全球变化生物学; 固碳土壤学; 农业土壤; 碳循环; 土壤碳库; 土壤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土壤碳固定是当前有关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的地球表层过程研究的重要优先领域。国际社会对全球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需求,驱动着土壤学对土壤固碳容量与潜力、固碳与减排的过程与机理的前沿探索,并越来越呈现为一个独特的土壤学新兴分支学科——固碳土壤学(Soil Science of C Sequestration)。本文围绕固碳土壤学的基本科学问题,回顾了最近10多年来,特别是最近5年来国内外关于土壤固碳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固碳土壤学中的核心科学问题是土壤固碳容量与固碳作用的机理,论述了土壤物理保护、碳化学结合与碳化学转化稳定与固碳容量及稳定化的关系,提出了土壤-植物(作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是当前固碳土壤学的前沿领域和深化方向,并结合国内对水稻土固碳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固碳土壤学的概念性框架,认为我国亟待加强固碳土壤学研究,深入探索我国农业经营管理特色下土壤固碳容量、过程、机理,丰富和发展农业土壤碳循环理论,并服务于全球变化生物学和国家碳管理。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Tillage Effect on Organic Carbon in a Purple Paddy Soil[J]. HUANG Xue-Xia, GAO Ming, WEI Chao-Fu, XIE De-Ti and PAN Gen-Xing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6 (China).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zhou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China)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Pedosphere. 2006(05)
  • [2] 稻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模拟:SCNC模型检验
    刘守龙
    童成立
    吴金水
    刘子勇
    蒋平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5) : 1228 - 1233
  • [3] 水稻土基底呼吸与CO2排放强度的日动态及长期不同施肥下的变化
    郑聚锋
    张旭辉
    潘根兴
    李恋卿
    [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4) : 485 - 494
  • [4] 近20年来中国大陆农田表土有机碳含量的变化趋势
    黄耀
    孙文娟
    [J]. 科学通报, 2006, (07) : 750 - 763
  • [5] 红壤水稻土有机碳库的平衡值确定及固碳潜力分析
    李忠佩
    吴大付
    [J]. 土壤学报, 2006, (01) : 46 - 52
  • [6] 21世纪中国地理学综合研究的主要领域
    宋长青
    冷疏影
    [J]. 地理学报, 2005, (04) : 546 - 552
  • [7] Response of CH4 emission of paddy fields to l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at a microcosmic cultivation scale in China[J]. SHAO Jing-an~ 1,2 , HUANG Xue-xia~ 1,2 , GAO Ming~ 1,2 , WEI Chao-fu~ 1,2,* , XIE De-ti~ 1,2 , CAI Zu-cong~3 (1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6, China. 2 Chongqing Key Laboratory of Digital Agriculture, Chongqing 400716, China;3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China).Journal of Enviro
  • [8] 当代地理学特征、发展趋势及中国地理学研究进展
    宋长青
    冷疏影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6) : 595 - 599
  • [9] 陆地表层系统地理过程研究回顾与展望
    冷疏影
    宋长青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6) : 600 - 606
  • [10]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潘根兴
    赵其国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4) : 384 - 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