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包容性财政体制——基于非规范性收入的考察

被引:25
|
作者
吕炜 [1 ]
王伟同 [1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包容性财政体制; 激励相容; 中央和地方关系; 财政分权; 非规范性收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43 [非税收收入];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中国经济增长奇迹是一个有待解释的理论命题。合理解释地方财政非规范行为与中央和地方激励相容之间的逻辑悖论,是深刻理解中国经济改革逻辑的关键。基于地方自主财力长期依赖非规范性财政收入的特征事实,一个包含中央和地方双重行为视角的包容性财政体制分析框架,可以阐释改革进程中长期存在的以非规范性收入为载体的隐性分权合约,刻画在中央财政容忍和地方财政自主的行为动机下中央和地方财政互动的制度空间和动态过程,阐明非规范性收入、中央和地方激励相容与经济增长及市场化改革之间的逻辑一致性。在包容性财政体制分析框架下,普遍内生于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非规范性收入,不仅弥补了正式预算制度下地方事权、支出责任与财力间的不适应,而且在保障体制平稳运行的同时实现了地方行为与经济增长目标的激励相容。包容性财政体制分析框架,兼顾了地方活力与中央驾驭能力,是中国能够兼顾经济快速增长和市场化改革双重目标的重要制度逻辑。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64 +205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3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