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三省区域经济极化的新格局

被引:49
|
作者
李秀伟 [1 ,2 ]
修春亮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区域经济; 空间极化; 极化指数; 空间自相关分析; 中国东北;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8.06.018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以基尼系数、沃尔夫森指数、崔王指数评估东北三省区域经济差异和极化;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识别经济发展的"热点区"。研究发现1990年以来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的极化有所发展,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空间自相关分析中的高值聚集区由散点分布向轴向和面状分布转变;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四城市是高"极化点",哈大铁路、滨洲-滨绥铁路沿线成为不连续的"极化轴";高值聚集区在辽中南绵延成片,而低值聚集区在黑龙江北部、吉林东部和西部、辽宁西部不断扩大为连续分布。东北三省区域经济系统的层级趋于减少。辽中南经济区、哈长经济区、滨洲-滨绥经济轴带等主要区域经济构造得到程度不同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22 / 7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 [1] 江苏省区域经济极化及其动力机制定量分析
    欧向军
    顾朝林
    [J]. 地理学报, 2004, (05) : 791 - 799
  • [2] 东北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评估
    修春亮
    许大明
    祝翔凌
    [J]. 地理科学, 2004, (03) : 320 - 325
  • [3] 互联网与中国信息网络城市的崛起
    汪明峰
    宁越敏
    [J]. 地理学报, 2004, (03) : 446 - 454
  • [4] 铁路客运提速的空间经济效果评价
    金凤君
    王姣娥
    孙炜
    牛树海
    [J]. 铁道学报, 2003, (06) : 1 - 7
  • [5] 我国航空客流网络发展及其地域系统研究
    金凤君
    [J]. 地理研究, 2001, (01) : 31 - 39
  • [6]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空间极化研究
    甄峰
    顾朝林
    沈建法
    黄钧尧
    朱剑如
    [J]. 地理科学, 2000, (05) : 403 - 410
  • [7]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Regional Polarization in Russia, 1990–99[J] . Leonid Fedorov.World Development . 2002 (3)
  • [8]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ynamics of Income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Ohio, 1950-1990[J] . C. Cindy Fan.Regional Studies . 1994 (3)
  • [9] WHEN INEQUALITIES DIVERGE
    WOLFSON, MC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4, 84 (02): : 353 - 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