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测度及因素分解

被引:31
|
作者
徐雅楠 [1 ]
杜志平 [1 ]
机构
[1] 北京物资学院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业; 碳排放; STIRPAT模型; 因素分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11 [综合运输体制与结构]; X2 [社会与环境];
学科分类号
08 ; 0823 ; 083001 ;
摘要
依据IPCC清单指南报告,以能源消耗为对象,计算1995-2008年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人均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的变化趋势;然后利用STIRPAT模型,对碳排放量进行因素分解,分析了人口因素(按年龄分为两组)、经济因素对中国交通业碳排放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8 +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中国工业部门能耗碳排放分解与低碳策略研究
    董军
    张旭
    [J]. 资源科学, 2010, 32 (10) : 1856 - 1862
  • [2] 中国不同产业空间的碳排放强度与碳足迹分析
    赵荣钦
    黄贤金
    钟太洋
    [J]. 地理学报, 2010, 65 (09) : 1048 - 1057
  • [3] 重庆市碳排放量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1998~2008
    陈立泰
    张军委
    万丽娟
    [J]. 探索, 2010, (03) : 106 - 110
  • [4]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中国碳排放足迹研究
    孙建卫
    陈志刚
    赵荣钦
    黄贤金
    赖力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5) : 28 - 34
  • [5] 二氧化碳排放演变驱动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陈劭锋
    刘扬
    邹秀萍
    苏利阳
    汝醒君
    [J]. 科学管理研究, 2010, (01) : 43 - 48
  • [6] 1997年至2007年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变化机理研究
    刘春兰
    陈操操
    陈群
    朱世龙
    王海华
    李铮
    [J]. 资源科学, 2010, 32 (02) : 235 - 241
  • [7] 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与碳税减排政策设计
    李齐云
    商凯
    [J]. 财政研究, 2009, (10) : 41 - 44
  • [8] 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林伯强
    蒋竺均
    [J]. 管理世界, 2009, (04) : 27 - 36
  • [9] 中国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碳排放的因素分解
    刘红光
    刘卫东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2) : 285 - 292
  • [10]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