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碳排放的因素分解

被引:89
|
作者
刘红光 [1 ]
刘卫东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碳排放; 能源; 因素分解;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在碳排放的分解方面,方法日渐成熟,包括Laspeyres指数法、简单平均分解法(SAD)、自适应权重分解法(AWD)等。许多学者也做过大量实证研究,但基本都用到碳排放强度或者能源消费强度这一因子并且认为其占有绝对地位,缺乏进一步的分解。本文通过对碳排放计算公式的深入分解,将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的碳排放量分解为6个因素,即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结构、技术因素、中间投入量、产业结构以及工业总量。并借助LMDI分解方法,分析了我国1992~2005年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能源利用效率低以及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导致我国碳排放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而技术(中间投入比重)、行业产值结构、能源结构等因素的变化对碳减排的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加快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发电,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可以有效减少工业碳排放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85 / 29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新进展
    秦大河
    [J]. 科技导报, 2008, (07) : 3 - 3
  • [2]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J]. 徐国泉,刘则渊,姜照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6)
  • [3] 能源合理利用与CO2减排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郎一环
    王礼茂
    王冬梅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4) : 28 - 34
  • [4]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机理研究的地球信息科学方法初探
    刘纪远
    于贵瑞
    王绍强
    岳天祥
    高志强
    [J]. 地理研究, 2003, (04) : 397 - 405
  • [5] 人类经济活动影响碳排放的国际研究动态
    刘慧
    成升魁
    张雷
    [J]. 地理科学进展, 2002, (05) : 420 - 429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M].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2004
  • [7] Using LMDI method to analyze the change of China's industrial CO 2 emissions from final fuel use: An empirical analysis[J] . Lan-Cui Liu,Ying Fan,Gang Wu,Yi-Ming Wei.Energy Policy . 2007 (11)
  • [8] Decomposition of energy and CO 2 intensities of Thai industry between 1981 and 2000[J] . Subhes C. Bhattacharyya,Arjaree Ussanarassamee.Energy Economics . 2004 (5)
  • [9] Effects of changes in residential end-uses and behavior on aggregate carbon intensity: comparison of 10 OECD countries for the period 1970 through 1993[J] . Lorna A. Greening,Michael Ting,Thomas J. Krackler.Energy Economics . 2001 (2)
  • [10] A residual-free decomposition of the sources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a case of the Korean industries[J] . Hyun-Sik Chung,Hae-Chun Rhee.Energy . 200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