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型和命令型政策工具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效应——基于中国工业行业专利数据的实证

被引:270
|
作者
王班班 [1 ]
齐绍洲 [2 ,3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2] 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3] 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减排政策工具; 市场型工具; 命令型工具; 技术创新; 专利;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6.06.008
中图分类号
F424.3 [工业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摘要
进入"十三五"时期,中国迫切需要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双赢"的道路,创新是关键驱动力。那么,不同的节能减排政策工具,如市场型和命令型工具是否能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为此,本文构建了中国工业行业节能减排专利、能源价格指数和政策执行措施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市场型工具的效果存在外溢性,而命令型工具则更针对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并对创新程度更高的发明专利效应更强。2政策工具向行业的有效传导是诱发技术创新的前提,因此,市场型工具在电力行业的作用受到限制,而命令型工具在国有化程度高的行业效果更强。3在高耗能行业和成本难以转嫁的行业,更容易诱发技术创新。当然,两种政策工具的效果还存在行业异质性:对于电力、石化等国有化程度高的上游行业,命令型工具更为有效,而对于钢铁、有色金属等产能过剩行业,市场型工具效果更明显。因此,在当前经济增速换档、企业成本转嫁能力减弱的背景下,市场型工具有助于实现"去产能"和工业生产方式绿色升级的"双赢",而命令型工具对国有化程度高的行业依然有显著为正的短期效应,应在行业间充分发挥政策组合的互补和协同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10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