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权交易机制在中国能否实现波特效应?

被引:357
|
作者
涂正革 [1 ]
谌仁俊 [1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排污权交易; 波特假说; DEA模型; 倍差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96 [环境经济学]; F832.51 [];
学科分类号
02 ; 0201 ; 020106 ; 020204 ; 1201 ;
摘要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意味着中国在"新改革"中既要保持经济发展,更要环境改善,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实现波特效应。合理而严格的环境政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是波特假说的核心思想。本文在控制地区环境规制等重要解释变量下,试图回答SO排污权交易试点在中国是否激发波特效应。研究发现:尽管排污权交易机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现阶段SO排污权配置的严重无效率问题,但从现实和潜在两个角度观察,SO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在我国均未能产生波特效应。究其原因,低效运转的市场还不足以支撑排污权交易机制的"完美"运行,整体较弱的环境规制也不能与排污权交易机制的"完美"运行相匹配。依法加强市场建设和环境规制,形成与之配套的市场和政府内外"双引擎",是实现波特效应的必要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60 / 17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