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基于中国—东盟的实证分析

被引:20
|
作者
隋博文 [1 ,2 ]
谭翔 [3 ]
机构
[1] 青岛大学商学院
[2]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
[3] 北部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跨境农产品供应链; 脆弱性; 结构方程模型; 中国—东盟;
D O I
10.14089/j.cnki.cn11-3664/f.2019.06.007
中图分类号
F326.6 [农村生产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1203 ;
摘要
从供应链脆弱性含义出发,基于政策变化、价格波动、供求变动和信息阻滞、利益冲突、物流桎梏共6个维度构建了跨境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基本假设及相应测度。在对山东、广东、河南、广西、云南等中国东中西部具有代表性的五省区面向东盟的跨境农产品供应链核心企业及其成员企业调研基础上,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跨境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结果表明,政策、价格、供求等外部因素和信息阻滞、利益冲突、物流桎梏等内部因素均对跨境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我国应加强政策、价格、供求等市场信息的搜集和研判,建立健全相应对接协调机构、平台和机制,减缓乃至防止外部因素对跨境农产品供应链脆弱性的冲击;加快信息技术、利益格局和物流要素等内部"短板"的补齐、调整或完善,打破和化解跨境农产品供应链内部的利益藩篱及其固有冲突,科学合理地进行包括直接和非直接利益在内的利益格局重构,打造我国涉农涉外行业企业占据主动地位、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跨境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同时加快基于"互联网+"、跨境电商、区块链等技术(平台)的跨境农产品供应链信息互联互通建设和基于供应链的跨境农产品物流一体化协同运作,提高跨境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共享水平和资源配置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