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能力大规模国际测评项目在教育效能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9
|
作者
埃克哈德·克里默 [1 ,2 ]
胡咏梅 [3 ]
彭湃 [4 ]
机构
[1] 德国国际教育研究所教育质量与评估中心
[2]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教育学院
[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
[4]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大规模测评; 教育效能研究; CIPO模型; 教学质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0-058.1 [教育评价];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学生能力大规模国际测评项目(ILSA)可以为参与国提供持续监测教育系统运行以及评价教育系统有效性的基础数据。基于大规模测评项目数据挖掘而进行的教育效能研究(EER)的基本模型CIPO(背景—投入—过程—产出)是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用于ILSA设计,后被许多学者改进。克里默等人提出了测评EER中最重要的元素——教学质量的三维结构:结构化的课堂教学管理、支持性的班级氛围和富有挑战性的认知激活。这一结构框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被不少学者开展的EER经验研究所证实。尽管ILSA数据分析能够有助于增进对学校效能和教育发展政策的理解,但仍存在着因缺乏追踪数据而难以做出因果推断的局限性。因此,纵向研究设计成为大规模教育测评项目的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