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的代价:保持制造业发展的理由和对策

被引:15
|
作者
蔡昉 [1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
关键词
制造业; 制造业比重; 比较优势; 产业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摘要
中国制造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增加值占GDP比重的下降,无疑与人口机会窗口的逐渐关闭有直接的关系。然而,进一步分析中国目前所处阶段的产业发展潜力,并从统计上进行国际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制造业传统比较优势并未完全丧失,新优势潜力巨大,因此,制造业比重下降是一种早熟的表现。这个趋势的延续,将显著缩短资源重新配置的链条,挤压生产率提高的潜力空间,从而过早、过速削弱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在能力。稳定制造业增长和经济占比,需要从更新产业政策理念和实践出发,通过扩大资源配置范围、促进增长的分享性、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使制造业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2 +4-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