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国同样需要礼教文明重建——从中西方制度文明的比较展开

被引:2
|
作者
方朝晖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
礼治; 法治; 中华文明;
D O I
10.16619/j.cnki.rmltxsqy.2014.21.001
中图分类号
B82-051 [道德与政治、道德与法制];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数千年来,礼治是中国制度建设的基础,其内在精神在于对人的信任和尊重,通过尊贤使能,敦风俗、明人伦,让人心得到温暖、让人性得以复苏,从而建立行为准则,塑造集体风尚,铸就行业传统。礼是中国文化中衡量文明与野蛮、进步与落后的主要标准。没有礼,中国社会就会像一架没有灵魂的机器,失去生气与活力。西方的法在中国古代的对应物,并不是《书经》称之为"法"的事物,而是"礼"这个概念。未来的中国法治建设,要从法理学做起,明确定位法与礼的关系,自觉地把法作为促进礼的途径,从礼的高度理解法的功能;要对西方法治的基本概念如个人权利、司法独立等作重新界定,从更高的层次定位法的地位和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3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 译林出版社 , (美)R.M.昂格尔(RobertoMangabeiraUnger)著, 2001
  • [2] Americans and Chinese:Reflections on two Cultures and their People. Francis L.K Hsu. . 1953 /1970
  • [3] 万历十五年[M]. 中华书局 , (美)黄仁宇著, 1982
  • [4] 共同体与社会[M]. 商务印书馆 , (德)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Tonnies)著, 1999
  • [5] 法律、立法与自由[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F.A.Hayek)著, 2000
  • [6] 宗周礼乐文明考论[M]. 浙江大学出版社 , 沈文倬, 2006
  • [7] 中国文化的模式与儒学:以礼为例
    方朝晖
    [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01) : 83 - 91
  • [8] 法治的东方经验[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德) 何意志 (Heuser, 2010
  • [9] 十三经概论[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蒋伯潜, 2010
  • [10] 困学纪闻[M].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宋) 王应麟,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