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9 条
迈向积极的流动儿童群体文化研究
被引:11
|作者:
熊春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来源:
关键词:
流动儿童;
群体文化;
反学校文化;
文化生产;
范式转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69.5 [青少年];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流动儿童问题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追溯国内学界关于流动儿童研究的源流,重点评析了社会学研究的若干特征,尤其是"反学校文化"研究的得失。在此基础上,倡导一种积极的流动儿童群体文化研究范式,强调文化生产的核心位置,探究文化自主性的根源,关联文化生产与社会结构,最终尝试从文化生产出发解释中国社会结构形成与社会发展的秘密。这种新的研究范式有望拓展流动儿童问题研究的新视角和新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2
+9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59 条
- [1] 我国流动儿童人口发展与挑战(2000-2015)[J]. 青年研究, 2018, (04) : 1 - 12吕利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段成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 [2] 认同整合促进流动儿童文化适应:文化框架转换的解释[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8, 16 (01) : 58 - 6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倪士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
- [3] 不平等的童年——基于流动儿童游戏文化的田野考察[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02) : 100 - 109熊春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谢彤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州市社科院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 [4] 公立学校农民工子女“自弃文化”研究[J]. 青年研究, 2017, (02) : 29 - 37丁百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5] 青少年反学校文化理论反思与本土化诠释[J]. 青年研究, 2017, (01) : 57 - 65李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洞察”与文化生产:城市底层青年的社会再生产[J]. 中国青年研究, 2016, (08) : 73 - 7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苏春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 [7] 在顺从与抗拒之间:流动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和权利意识[J]. 文化纵横, 2016, (03) : 94 - 101李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8] 学校教育如何生产底层?——一项关于北京市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考察[J]. 人文杂志, 2015, (11) : 117 - 122石长慧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 [9] 学校教育中的再生产漩涡——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17 (04) : 48 - 52史秋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范艳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海大学法学院 江苏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 [10] 我国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几个基本问题[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2 (01) : 46 - 50段成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