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于2009年的清华大学钱学森班,是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中唯一定位于工科基础的实验班,通过实践案例主要说明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目前高考招生体系下的优秀,多数不是创新素养和发展潜力意义下的优秀;钱学森班提出的五维测评系统,可对学生具有何等创新素养和发展潜力作出具有明显区分度的判断。第二,每一位经历了持续十多年单维测评系统下的应试教育的学生,都在创新能力和潜力方面受到不同程度上的"伤害",有的甚至被"荒废"。第三,钱学森班创建的以"通过研究学习"为牵引的CRC培养体系,可以有效地帮助大部分高考体系下的优秀学生实现向创新人才成长的模式转变;CRC的有效程度受应试教育对不同学生的伤害程度的影响,部分学生很难完成这个转变;一味地追求"最好的"教育资源,对大多数学生并非都是好事,而是应该追求"最适合自己"的教育资源;回答"钱学森之问"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识别并招入具有巨大创新潜质的人才。第四,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构建一个基于当前高考体系,借助大数据,依托高校-中学联动,从国家最急需的高端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开始的多维测评招生改革试点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