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生产率与效率:1952~2000——基于时间序列的DEA分析

被引:35
|
作者
王兵 [1 ]
颜鹏飞 [2 ]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2]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生产率; 技术进步; 技术效率; 松弛效应;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06.08.003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个时间序列DEA模型,并运用时间序列DEA模型对中国1952~2000年生产率和效率的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的主要结论有,在整个样本期内技术进步的平均增长率为正;总体效率和各种要素的效率在改革开放前增长率均为负,而改革开放后均为正值;特定要素强度指数在改革开放前除了劳动投入外增长率均为负,而改革开放后均为正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颜鹏飞
    王兵
    [J]. 经济研究, 2004, (12) : 55 - 65
  • [2] 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
    易纲
    樊纲
    李岩
    [J]. 经济研究, 2003, (08) : 13 - 20
  • [3] 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
    张军
    施少华
    [J]. 世界经济文汇, 2003, (02) : 17 - 24
  • [4]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刘鹤
    易纲
    宋国青
    郑京平
    樊纲
    严瑞珍
    王小鲁
    贺力平
    张平
    [J]. 管理世界, 1999, (01) : 12 - 31+219
  • [5] 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M].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王小鲁, 2000
  • [6] 萧条经济学的回归[M].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