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

被引:542
|
作者
易纲
樊纲
李岩
机构
[1] 中国人民银行
[2]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100800
[3] 国民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全要素生产率; 新兴经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针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仅仅依赖于投入驱动的观点 ,本文首先介绍了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随后提出了四点中国经济存在效率提升的证据。接着在回顾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新兴经济在测算全要素生产率上要与发达国家不同 ,并指出了具体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 +9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效率和可持续性
    杨目
    赵先信
    钟凯峰
    [J]. 改革, 1998, (04) : 14 - 25+83
  • [2] 生产率[M]. 中国发展出版社 , (美)D.W.乔根森(Dale.W.Jorgenson)著, 2001
  • [3] 高级宏观经济学[M]. 商务印书馆 , (美)戴维·罗默(DavidRomer)著, 1999
  • [4] 萧条经济学的回归[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著, 1999
  • [5] 中国生产率分析前沿[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李京文, 1998
  • [6]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Sachs), 1997
  • [7] 中国的奇迹[M].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 林毅夫等 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