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中村”非正规部门与“城中村”改造——深圳市蔡屋围、渔民村的案例研究

被引:26
|
作者
尹晓颖 [1 ]
闫小培 [2 ]
薛德升 [2 ]
机构
[1]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
[2]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城中村; 非正规部门; 改造模式; 蔡屋围; 渔民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本文分析了"城中村"非正规部门的特征和形成原因,指出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正规供给渠道不畅、规划的缺失、管理的不到位等因素是目前深圳非正规部门主要集中在"城中村"的主要原因,由此引发对蔡屋围的综合整治和渔民村的全面改造两种改造模式的反思。从宏观看,现有改造多是从实施规划的角度考虑,而规划往往注重物质规划、轻社会因素,这种重物质景观的改造模式过于简单化;从房地产开发的角度看,"城中村"村民出租房屋的非正规经济活动是一种房地产开发行为,渔民村的全面改造还不能满足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蔡屋围的综合整治模式应是主体改造模式,不同改造模式可以同步推进;从社区的角度看,"城中村"属于一种类型的社区,"城中村"改造应在社区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最后,对如何通过"城中村"改造使非正规部门正规化和社区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思考,提出"城中村"改造可以将村民视为房地产开发的主体之一,将其纳入正规房地产市场体系,将社区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