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城中村”:存续前提下的转型——兼论“城中村”改造的可行性模式
被引:226
|
作者
:
魏立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讲师
魏立华
闫小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讲师
闫小培
机构
:
[1]
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 讲师
[2]
博士生导师
[3]
教授
[4]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5]
博士
来源
:
城市规划
|
2005年
/ 07期
关键词
:
城中村;
存续;
转型;
可行性模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TU984.114 [];
学科分类号
: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
分析了“城中村”的浅层涵义及其本质,认为“城中村”已经演化为“为城市流动人口提供廉租房的低收入社区”,仅考虑村民的改造措施是不妥当的。通过“城中村”和贫民窟的比较研究发现,“城中村”是有序的、自组织的“类单位制”的社会经济运行系统,这不同于以非法、无序、暂时性、社会职能缺失为基本特征的贫民窟,因而不能够采取类似于处理贫民窟的改造模式。城市政府主导的“城中村”改造的目的应当是不谋“城中村”的区位利益,只为身为弱势群体的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居住质量谋福利。在此基础上,“自我原位塑造”,即“在原有区位上由村民或村集体改造自身(但以留存乃至扩大出租屋经济为前提)”是目前的可行性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关系协调研究——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为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闫小培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魏立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锐波
[J].
城市规划,
2004,
(03)
: 30
-
38
[2]
论城市化的本质与“农民工”的终结
曾芬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海200433
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海200433
曾芬钰
[J].
当代经济研究,
2003,
(10)
: 11
-
14
[3]
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
吴维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城市研究与规划系
吴维平
王汉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城市研究与规划系
王汉生
[J].
社会学研究,
2002,
(03)
: 92
-
110
[4]
物质性手段:作为我国流动人口聚居区一种整合思路的探析[J]. 吴晓,吴明伟.城市规划汇刊. 2002(02)
[5]
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
李培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李培林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1)
: 168
-
179
[6]
石牌流动人口聚居区研究——兼与北京“浙江村”比较[J]. 刘梦琴.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0(05)
[7]
外来工与“二元社区”——珠江三角洲的考察
周大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周大鸣
[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2)
: 107
-
112
[8]
“城市里的乡村”研究报告——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中心区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对策
敬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敬东
[J].
城市规划,
1999,
(09)
: 8
-
14
[9]
“都市里的乡村”现象评析──兼论乡村─城市转型期的矛盾与协调发展
田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
田莉
[J].
城市规划学刊,
1998,
(05)
: 54
-
56
[10]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M]. 中山大学出版社 , 蔡禾主编, 2003
←
1
2
→
共 12 条
[1]
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乡关系协调研究——以广州市“城中村”改造为例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闫小培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魏立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锐波
[J].
城市规划,
2004,
(03)
: 30
-
38
[2]
论城市化的本质与“农民工”的终结
曾芬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海200433
同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海200433
曾芬钰
[J].
当代经济研究,
2003,
(10)
: 11
-
14
[3]
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
吴维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城市研究与规划系
吴维平
王汉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城市研究与规划系
王汉生
[J].
社会学研究,
2002,
(03)
: 92
-
110
[4]
物质性手段:作为我国流动人口聚居区一种整合思路的探析[J]. 吴晓,吴明伟.城市规划汇刊. 2002(02)
[5]
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
李培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李培林
[J].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1)
: 168
-
179
[6]
石牌流动人口聚居区研究——兼与北京“浙江村”比较[J]. 刘梦琴.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0(05)
[7]
外来工与“二元社区”——珠江三角洲的考察
周大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广东广州510275
周大鸣
[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2)
: 107
-
112
[8]
“城市里的乡村”研究报告——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中心区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对策
敬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敬东
[J].
城市规划,
1999,
(09)
: 8
-
14
[9]
“都市里的乡村”现象评析──兼论乡村─城市转型期的矛盾与协调发展
田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
田莉
[J].
城市规划学刊,
1998,
(05)
: 54
-
56
[10]
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M]. 中山大学出版社 , 蔡禾主编, 2003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