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教育的理想

被引:206
|
作者
葛云松 [1 ]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法学教育; 法官能力; 法律实务技能; 预备知识教育; 案例练习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4 [];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中国的法学教育存在多方面的严重问题,需要进行深刻的改革。应当借鉴德国经验,将中国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在法官能力之培养,即培养学生掌握我国主要实体法、程序法的基本知识,并具备法律解释与适用的能力。法学教育改革中最困难的部分是教学方法的改进。在课程结构上,基础的部门法课程最为重要,应增加民法、刑法、行政法、民事诉讼法的学分数,并增设相应的案例练习课,重点对开设案例练习课之必要性、方法以及可能的教学效果,以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进行研究。法理学等基础理论课程亦应具有重要地位,而实务技能课程应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另外,应当为法学本科生开设一批以社会科学为主的课程,以作为"预备知识教育"。精英法学院宜设计六年制的本硕连读学制,法律硕士项目以及四年制本科项目宜进行相应重大调整。
引用
收藏
页码:285 / 318
页数:34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 [11] 割据的逻辑[M]. 上海三联书店 , 刘思达, 2011
  • [12] 教学生活得像个“人”[M]. 上海教育出版社 , 黄玉峰, 2011
  • [13] 君子务本[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振民, 2011
  • [14] 论当代中国普通法的教育[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何美欢, 2011
  • [15] 法官如何思考[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理查德·波斯纳(Richard A. Posner)著, 2009
  • [16] 六年制法学教育模式改革[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徐显明, 2009
  • [17] 法学方法论[M]. 法律出版社 , (德) 齐佩里乌斯, 2009
  • [18] 中国法学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翼祥德等, 2008
  • [19] 法律的现代性剧场[M]. 法律出版社 , 强世功著, 2006
  • [20] 法律的概念[M]. 法律出版社 , (英) 哈特,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