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人才国际流动如何影响科研产出——以四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经济学科为例

被引:22
|
作者
陈丽媛 [1 ]
荀渊 [2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2]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国际流动; 科研产出; 国际合作; 学术人才;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20.21.004
中图分类号
G642 [教学理论、教学法]; F0-4 [];
学科分类号
0201 ; 040102 ;
摘要
从1987到2017年三十年间,我国一流大学的学术人才国际流动依次经历了由访学为主,到访学留学并重,再到留学为主三个时期的转变。通过回归分析发现,与未发生国际流动的学者相比,留学对科研产出数量、质量、贡献及合作的促进作用最大,双重流动的影响次之,访学流动的影响相对有限。不论哪种类型的国际流动,流动到北美地区比到亚太、欧洲地区更有利于提升科研产出。为了更好地参与全球知识创造,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议大学引进海外人才的同时,积极推动本土人才到世界一流大学访问学习、与一流教授交流合作;巩固拓展国际合作关系,创新规范国际合作机制,促进合作国家多元化;加强国际责任感,通过国际流动、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