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

被引:185
|
作者
刘传江 [1 ]
程建林 [1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户籍制度; 显性户籍墙; 隐性户籍墙;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09.10.002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D631.42 [户籍管理];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020207 ; 0302 ; 030603 ; 0838 ; 1202 ; 120202 ;
摘要
由于户籍制度以及粘贴在户籍制度上的其他相关制度安排,农民工的地域迁徙及其农民身份的彻底变更并没有实现,致使普遍出现了"人-居"分离、"职业身份—户籍身份"错位的格局。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最终出路在于实现绝大多数农民工市民化。目前,虽然"农民→农民工"已经成功穿越了"显性户籍墙",而"农民工→市民"需穿越的韧性更强的"隐性户籍墙",后者构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农民工实现向市民转变,必须具有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能力,然而双重户籍墙增大了市民化成本,弱化了市民化预期,阻碍了市民化进程。因此,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必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拆除"隐形户籍墙"。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