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村域多维贫困空间异质性研究——以宁夏彭阳县为例

被引:76
|
作者
文琦 [1 ,2 ]
施琳娜 [1 ,2 ]
马彩虹 [1 ,2 ]
王永生 [3 ]
机构
[1]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宁夏(中阿)旱区资源评价与环境调控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多维贫困; 空间异质性; 地理探测器; 分位数回归; 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1203 ;
摘要
黄土高原属于生态环境脆弱与农村经济贫困的复合区域,研究其村域多维贫困及空间异质性有助揭示乡村贫困原因及空间格局。以宁夏彭阳县为研究区,运用A-F法对村域多维贫困进行测度,并结合空间自相关、地理探测器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其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户多维贫困程度较深,K=3时,多维贫困指数(MPI)为0.045,平均剥夺份额0.361,主要致贫维度是住房、健康和教育,贡献率分别为0.263、0.245、0.227,收入维度贡献率仅占0.130;(2) MPI空间自相关Moran’s I值为0.2,即存在正相关,呈现"南北高,中部低"的格局;(3)地理探测器结果显示行政村到镇中心的距离、村平均高程、村委会到主要河流的距离是影响MPI空间异质性的主要因子,其决定力q值分别为0.552、0.396、0.326,且在最小二乘线性回归(OLSR)和分位数回归(QR)中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4)各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黄土高原农户福利缺失、基础设施落后与产业发展受阻、乡镇政府职能被削弱的村域多维贫困空间分异机制。(5)最后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根源上解决农村医疗、住房、交通设施落后等难题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850 / 186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 [1] 论乡村重构
    龙花楼
    屠爽爽
    [J]. 地理学报, 2017, 72 (04) : 563 - 576
  • [2] 武陵山片区多维贫困度量及其空间表征
    田宇
    许建
    麻学锋
    [J]. 经济地理, 2017, 37 (01) : 162 - 169
  • [3] 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
    王劲峰
    徐成东
    [J]. 地理学报, 2017, 72 (01) : 116 - 134
  • [4] 中国县域农村贫困化分异机制的地理探测与优化决策
    刘彦随
    李进涛
    [J]. 地理学报, 2017, 72 (01) : 161 - 173
  • [5] 重庆市农地非农化空间非均衡及形成机理
    李涛
    廖和平
    褚远恒
    孙海
    李靖
    杨伟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 (11) : 1844 - 1857
  • [6] 生态敏感区农户多维贫困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省淅川县3个村为例
    杨慧敏
    罗庆
    李小建
    高更和
    [J]. 经济地理, 2016, 36 (10) : 137 - 144
  • [7] 长期多维贫困、不平等与致贫因素
    郭熙保
    周强
    [J]. 经济研究, 2016, 51 (06) : 143 - 156
  • [8] 新型城镇化对扶贫开发的影响与应对研究
    龙花楼
    屠爽爽
    戈大专
    [J].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31 (03) : 309 - 319
  • [9]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人口多维贫困特征测算与分析
    孙林
    王艳慧
    柯文俊
    钱乐毅
    王强
    [J]. 人文地理, 2016, 31 (01) : 108 - 115
  • [10] 中国农村居民多维贫困测度与空间格局
    杨振
    江琪
    刘会敏
    王晓霞
    [J]. 经济地理, 2015, 35 (12) : 148 -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