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中国县域农村贫困化分异机制的地理探测与优化决策
被引:331
|作者:
刘彦随
[1
,2
,3
]
李进涛
[1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
[2] 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农村贫困化;
地域分异;
主导因素;
地理探测器;
精准扶贫;
阜平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1203 ;
摘要:
农村贫困化是长期以来备受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科学揭示农村贫困化地域分异机制,成为实施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重要课题。论文以河北省阜平县为典型案例,运用地理探测器、多元线性回归等模型方法,诊断出县域农村贫困化分异的主导因素,揭示了农村贫困化分异的动力机制,提出了不同贫困化地域类型的扶贫政策与模式。结果表明:1影响农村贫困化分异的主导因素包括地面坡度、人均耕地资源、到主要干道距离、到县城中心距离等,各因素对贫困发生率分异的决定力分别为0.14、0.15、0.15、0.17;2不同类型区域农村贫困化的分异机制存在明显差异,可归纳为自然环境约束型、资源丰度约束型、交通区位约束型、经济区位约束型等四大类型;3根据阜平县各乡镇核心主导因素,进一步划分出单因素、双因素和多因素影响区域,县域整体呈现出以横向中心为双因素影响区,两侧为单因素与多因素并存的多极核心主导因素影响的农村贫困发生分异区;4不同驱动机制下的县域扶贫开发亟需因地制宜、尊重科学、讲求实效,有序推进精准扶贫与城乡发展一体化战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73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