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识别及协调性研究

被引:6
|
作者
苏芮 [1 ]
朱光辉 [1 ]
王国刚 [2 ]
机构
[1] 中社科(北京)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城镇化;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空间格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按照区域发展的Logistic理论模型特征,探索性地将区域发展转型过程划分为缓慢积累期、加速成长期、高速发展期和平稳成熟期4个阶段。选取人口-社会结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4项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构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指标体系和综合度指数,并开展中国省域尺度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识别与评价。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演化过程中,4项形态发展不具有同步性,表现为产业结构转型程度高、发展阶段超前,而人口-社会结构、经济增长和就业结构相对落后;2000—2015年我国省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度不断提高,且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地域分异特征,基本形成了东部发达地区发展程度高、综合度指数高的高值区,东北地区、渝鄂中西部核心区以及山西、陕西、内蒙古和宁夏能源富集区中等发展阶段、综合度指数中等的中值区,其他区域发展阶段低、综合度指数低的低值区的空间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2 +2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1] 2006中国区域发展报告[M]. 商务印书馆 , 陆大道等, 2007
  • [12] 人地系统与区域持续发展研究[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毛汉英主编, 1995
  • [13] 发展的型式[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美)钱纳里(Chenery, 1988
  • [14] 产业经济学导论[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杨治[著], 1985
  • [15] 中国农村宅基地转型的理论与证实
    龙花楼
    [J]. 地理学报, 2006, (10) : 1093 - 1100
  • [16] 城市化Logistic过程的阶段划分及其空间解释——对Northam曲线的修正与发展
    陈彦光
    周一星
    [J]. 经济地理, 2005, (06) : 817 - 822
  • [17] 中国山区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模型与预测
    陈国阶
    王青
    [J]. 地理学报, 2004, (02) : 303 - 310
  • [18] 北京城郊化空间特征与发展对策
    宗跃光
    周尚意
    张振世
    郭瑞华
    陈红春
    [J]. 地理学报, 2002, (02) : 135 - 142
  • [19] 环渤海地区区域承载力研究
    毛汉英
    余丹林
    [J]. 地理学报, 2001, (03) : 363 -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