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后单位制时期街区集体抗争的产生及其逻辑——对一次街区集体抗争事件的实证分析
被引:51
|作者:
何艳玲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广州510275
来源:
关键词:
后单位制时期;
街区;
集体抗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现有研究认为,虽然在单位制时期的街区经常看到的是强势的国家和原子化的居民,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市基层社会中一个突出现象就是维权性集体抗争的兴起。以发生J市的一次“垃圾压缩站”事件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指出,后单位制时期街区集体抗争包括如下三个层面的逻辑:一是通过媒体声援将特定的地方性问题变成公共话语;二是运用说服性沟通策略使抗争行动合法化;三是建构共识性危机使潜在动员者变成实际参与者。最后将街区集体抗争与乡村集体抗争作了简略比较。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
+54-94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