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算法透明的多重维度和算法问责
被引:115
|作者:
汪庆华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算法透明;
报备参数;
影响性评估;
算法问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随着算法在社会经济中的广泛应用,算法如何向公众负责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律议题。在算法引发的偏见、歧视和支配的讨论中,平等保护、正当程序和反不正当竞争机制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作为算法规制的一般化原则,算法透明是实现算法问责的重要机制。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明确了算法自动化决策的透明度要求。就具体规制手段而言,算法透明包含着从告知义务、向主管部门报备参数、向社会公开参数、存档数据和公开源代码等不同形式,算法解释权也可以看成是算法透明原则的具体化体现。算法透明的目标在于化解人类对算法决策可能失控的风险的忧虑。算法监管需要将事前监管和事后监管结合起来,在事前监管中建立算法透明原则,监管强度需结合场景和目标,对现有算法引发的消费者保护、中小商户利益、公众知情权等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回应,基于比例原则,选择适当的透明化义务,通过多重维度的算法透明机制的构建实现算法问责。
引用
收藏
页码:163 / 173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