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制度与工人阶级的形成——西方文献及其对中国劳工问题研究的意义

被引:68
|
作者
陈峰 [1 ]
机构
[1] 香港浸会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系
关键词
国家; 体制类型; 工人阶级形成;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9.05.007
中图分类号
D412.0 [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汤普森所代表的研究传统颠覆了经济决定论和结构简约论的观点,强调了历史、文化和经历在工人阶级形成中的作用。这一研究传统也启发了一些西方政治学家和政治社会学家去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在工人阶级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国家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本文通过介绍他们的若干主要观点,指出"国家变量"对于解释或叙述工人阶级形成的模式、特点和道路的重要性。在结论部分,本文探讨了国家视角对于研究中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88 +245
页数:2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