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阶级形成:体制内与体制外的转换

被引:25
|
作者
许叶萍 [1 ]
石秀印 [2 ]
机构
[1] 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关键词
工人; 阶级; 社会公平; 体制转换;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06.04.005
中图分类号
D663.1 [工人阶级];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随着中国变成世界工厂,马克思意义上的工人阶级形成问题被提到了日程。本文根据实证材料,分析了工人阶级形成的两种前景,以及何种因素决定着会走向哪种前景。如果工人的行动被导向体制内,为现存体制所容纳,那么工人阶级就不会形成;如果工人的行动被导向体制外,与现存体制对立,那么工人阶级难免会形成。决定工人行动导向的是社会体制能否对工人的诉求进行合理回应,能否在回应困难的时候对现存体制进行修改,以期实现工人所期望的社会公平。鉴于目前体制的合理回应能力与动力之不足,工人阶级的形成过程已经被启动。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