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长江三角洲农业现代化评价及空间分异
被引:37
|作者:
张荣天
[1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评价;
空间分异;
长江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1 [农业现代化道路、模式];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1203 ;
摘要:
农业现代化性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从空间自相关的视角来揭示农业现代化的空间分异规律,对区域农业现代化优化路径具有现实意义。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从农业产出水平、农业科技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及农业生态水平4个维度构建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1998~2013年区域农业现代化水平;通过GIS空间分析、变异系数CV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型的Moran’s I指数、G*指数对长江三角洲农业现代化进行了评价及空间分异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3年长三角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东西方向递增,南北方向倒U分布;长江三角洲农业现代化表现出空间自相关分布模式,农业现代化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苏锡沪地区,次热区主要分布在宁镇常及杭绍甬地区,次冷区主要分布在通泰扬及嘉湖地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舟台地区;最后,有针对的提出长江三角洲农业现代化提升的相应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7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