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定律:中国艾滋病风险分析

被引:85
|
作者
景军 [1 ]
机构
[1]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艾滋病; 泰坦尼克定律; 风险社会;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06.05.006
中图分类号
C913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本文将对“泰坦尼克定律”予以阐述并结合“风险社会学说”作为讨论中国艾滋病风险问题的基础。“泰坦尼克定律”旨在说明社会等级与人们易受伤害性的关联;“风险社会学说”中有关主观风险和客观风险的分析旨在阐述实际存在的风险和人们认知中的风险之所以对称或者错位。如果将“泰坦尼克定律”和“风险社会学说”同时纳入分析框架,我们就会发现,中国艾滋病流行的实际风险和风险认知都带有深深的社会阶层烙印。从这个轨迹考察问题,我们还会看到实际风险和风险认知的重合。更为简明地讲,社会地位越低下的人们在客观意义上的易受伤害风险越大,同时风险意识中的错误知识和恐惧成分越多。造成这一重合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分层的作用。总之,“泰坦尼克定律”是本文分析途径的向导,“风险社会学说”则属于本文对艾滋病风险予以社会解释的引擎,两者为互补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50 +244-245
页数:3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 [1] 中国艾滋病疫情监测状况
    景军
    [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06) : 446 - 448
  • [2] 中国医务人员AIDS相关态度及培训需求调查现状
    刘军
    刘民
    [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06) : 479 - 480
  • [3] 浙江省2004年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邹艳
    杨介者
    潘晓红
    杨清
    姚亚萍
    李西婷
    郭志宏
    马瞧勤
    徐云
    [J]. 预防医学, 2005, (08) : 19 - 20
  • [4] 上海市嘉定区1 112名流动男性民工STD/AIDS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吴敏
    何纳
    钟星
    归德兴
    陈政
    [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03) : 204 - 205
  • [5] “虎日”的人类学发现与实践——兼论《虎日》影视人类学片的应用新方向
    庄孔韶
    [J]. 广西民族研究, 2005, (02) : 51 - 65
  • [6] 某城市女性性工作者AIDS相关人口学和行为学变化情况调查
    储全胜
    张西江
    法仆
    姜珍霞
    吴伟苹
    郝毕
    修翠珍
    吴绍文
    [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01) : 23 - 26
  • [7] 泸州市城区部分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
    向能强
    朱安格
    王勇
    魏德清
    廖建华
    [J]. 预防医学论坛, 2005, (01) : 30 - 31
  • [8] 海洛因、性、血液及其制品的流动与艾滋病、性病的传播
    翁乃群
    杜娟
    金黎燕
    侯红蕊
    [J]. 民族研究, 2004, (06) : 40 - 49
  • [9] 风险社会中的伦理秩序
    李建华
    [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 (06) : 62 - 67
  • [10] 中国男同/双性爱者AIDS高危性行为监测与比较
    吴绍文
    张北川
    李秀芳
    [J].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4, (05) : 332 - 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