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CO浓度升高对长白赤松幼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7
|
作者
贾夏 [1 ,2 ]
韩士杰 [2 ]
赵永华 [3 ]
周玉梅 [2 ]
机构
[1]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3] 长安大学资源学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高浓度CO2; 长白赤松; 土壤酶活性;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10.12.025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目的】探讨长白赤松土壤酶活性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规律。【方法】采用1.2m×0.9m×0.9m的开顶箱控制CO2浓度,试验设高浓度CO2处理(CO2浓度分别为700,500μmol/mol)及开顶箱对照(CK)和裸地对照(B),2个对照处理的CO2浓度均为大气CO2浓度(370μmol/mol)。采用多点混合法于7,8,9月的中旬采集各处理0~10cm土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与2个对照处理相比,高浓度CO2条件下,土壤脲酶、淀粉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以及脱氢酶活性均升高,而土壤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总体上表现出降低,且不同高浓度CO2处理对土壤蛋白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高浓度CO2处理下,长白赤松土壤脲酶、转化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以及脱氢酶活性明显增加,而土壤蛋白酶和磷酸酶的活性明显降低;各土壤酶活性的月动态规律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高浓度CO2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2+98 +9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