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构成要素和制度保障机制

被引:185
|
作者
赵峰 [1 ,2 ]
季雷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人民大学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技术革命; 高质量发展; 劳动过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需要回到其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中。本文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逻辑,从技术形态、发展阶段和人类社会生产力演进三个层面,探寻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通过对劳动过程的剖析解构新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并分析其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影响;最后考察经济制度对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新质生产力是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及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形成的生产力,是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需的一类生产力,要融合提升传统生产力,展现新时代新活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将对新时代社会生产组织方式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为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动力不仅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还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内生活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独有优势和根本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92 / 101 +17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