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礼教思想的历史定位及现代镜鉴

被引:9
|
作者
王凌皓 [1 ]
王晶 [1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先秦儒家; 礼教思想; 德治礼序; 模式; 社会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222 [儒家];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逻辑起点与核心观念之一的先秦儒家礼教思想,曾经担负过我国传统社会各个时期人性教化和国家与社会治理的历史使命,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五四运动以降,受西学东渐的影响以及激进主义社会变革思想理论的涤荡,对儒家礼教思想形而上学式的全盘否定使其遭到重创,以至对其合理性价值的探讨至今仍有分歧。毋庸置疑,先秦儒家在"为政以德"治国方略的主导下"以礼为教",德治、礼治、法治、政治四维统一,结合"立人"、"立国"的主张,在"以礼修身、以礼齐家、以礼治国、以礼平天下"这一修齐治平、治国治世的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的价值导向与终极关怀中,达到了化成人性、化成天下的目标。因此,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对于先秦儒家礼教思想作一梳理和阐释,不仅可以为批判继承我国传统教育理论提供新视角,也可以为实现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可能的现实镜鉴。
引用
收藏
页码:221 / 22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