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农场规模的决定因素分析:理论与实证

被引:87
|
作者
郭熙保 [1 ]
冯玲玲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2]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经济发展; 技术进步; 农场规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4.1 [农场];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1203 ;
摘要
迄今为止,在世界农业发展史上家庭农场模式被证明是农业生产中最有效率的经营模式,但是,家庭农场模式并不等于小生产模式,发达国家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家庭农场规模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本文运用经济学均衡理论对发达国家家庭农场规模变化的决定因素进行了考察,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技术进步、制造业—农业工资比及劳动—资本价格比的提高是家庭农场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决定因素。经济发展程度是各国家庭农场规模扩大的基础条件;制造业工资高于农业工资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力,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家庭农场规模扩大的前提条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农用机械对劳动力的有效替代,使得家庭农场生产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技术进步成为家庭农场规模不断扩大的有效手段。但是,美国的经验表明,当一国实现了工业化之后,家庭农场规模的变化不再由劳动-资本价格比和制造业-农业工资比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9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市民化过程中土地退出问题与制度改革的新思路
    郭熙保
    [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4, (10) : 14 - 23
  • [2] Prices, Technology, and Farm Size[J] . Yoav Kislev,Willis Peters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82 (3)
  • [3] Farm and Nonfarm Factors Influencing Farm Size .2 Atwood,J.A,Helmers,G.A,Shaik,S. American 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s .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