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何以超越“加速”:罗萨批判性美好生活观的逻辑演进

被引:15
|
作者
张彦 [1 ,2 ]
李岩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哈特穆特·罗萨; 批判理论; 美好生活; 共鸣; 社会加速;
D O I
10.14167/j.zjss.2021.10.011
中图分类号
B516.5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10103 ;
摘要
"美好生活"是哈特穆特·罗萨批判理论的研究主旨。罗萨在对"什么是美好的生活""为什么生活不美好"以及"如何实现美好生活"这三个问题的理论诠释中形成了"批判性美好生活观"。其中,罗萨将美好生活定义为主体与世界的"共鸣"关系,这是其以往支持的"自治"基础上的发展,实现了对"什么是美好的生活"的建构性诠释的方法论转向。与此相应的是,罗萨在对"为什么生活不美好"的反思性诠释中经历了从"社会加速"到"动态稳定"的认知深化,但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加速"未失去其核心地位,而是以"增长""加速""创新"的概念三元组呈现其核心内涵。针对现代社会的共鸣危机,罗萨提出了"后增长社会"这一社会形态范式,其核心旨向是以"适应性增长"模式代替"强迫性增长"模式,从而为如何走向美好生活提供一种社会构想。罗萨对美好生活的建构、反思与探索,虽不能在具体问题上为实现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既成方案,但仍不失为一种方法论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5 +15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