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的比较与应用

被引:23
|
作者
张志强 [1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微观企业; 全要素生产率; 生产函数; 估计偏差;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5.12.007
中图分类号
F270 [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微观企业TFP通常是不可观测的,它的估计面临内生性、联立性等诸多问题。在系统分析微观生产函数估计所面临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经过蒙特卡洛模拟法,比较了微观生产函数最新估计方法的优劣,发现广泛应用的0P、LP和ACF参数估计方法,倾向于高估微观企业的TFP,而De Loecker、GNR和联合估计的TFP测度方法能够得到TFP的稳健估计,增加值类生产函数估计倾向于高估微观企业的TFP,并且高估TFP的离散程度。将前沿TFP测度方法用于中国生产要素错误配置问题的研究,发现要素再配置具有显著的TFP促进效应,但是低于Hsieh和Klenow(2009)政策模拟的估计结果。据此,提出以微观企业TFP开展实证研究的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23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
    鲁晓东
    连玉君
    [J].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2) : 541 - 558
  • [2] 出口与中国本土企业生产率——基于江苏制造业企业的实证分析
    张杰
    李勇
    刘志彪
    [J]. 管理世界, 2008, (11) : 50 - 64
  • [3] 中国工业生产率的增长与收敛
    谢千里
    罗斯基
    张轶凡
    [J].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 809 - 826
  • [4] Estimating Lost Output from Allocative Inefficiency, with an Application to Chile and Firing Costs[J] . Amil Petrin,Jagadeesh Sivadasa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2013 (1)
  • [5] Markups and Firm-Level Export Status
    De Loecker, Jan
    Warzynski, Frederic
    [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2, 102 (06): : 2437 - 2471
  • [6] On estimating firm-level production functions using proxy variables to control for unobservables
    Wooldridge, Jeffrey M.
    [J]. ECONOMICS LETTERS, 2009, 104 (03) : 112 - 114
  • [7] The Relation between Price and Marginal Cost in U.S. Industry[J] . Robert E. Hall.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198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