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市场”尺度下的反垄断法三十年——迈向“自治-回应”型法

被引:8
|
作者
黄勇
江山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 北京100029
关键词
反垄断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自治型法; 回应型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294 [商业经济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反垄断法的发展可以被划分为市场孕育期、市场建立期和市场完善期三个阶段。其中,"国家—市场"尺度的变化均是反垄断法生成的主导力量。不同阶段的反垄断法实施的焦点有所不同,而其主要的瓶颈在于制度缺失、执行乏力和体系失调。结合伯克利观察法对法律类型的划分,在"自治-回应"型法理念的构设下,《反垄断法》的实施可以有一个理性的预期。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公平竞争制度选择[M]. 商务印书馆 , 彭海斌著, 2006
  • [2] 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M]. 新星出版社 , 程念祺, 2006
  • [3] 知识分子的鸦片[M]. 译林出版社 , (法)雷蒙·阿隆(RaymondAron)著, 2005
  • [4] 二十世纪欧洲的法律与竞争[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戴维·J.格伯尔(DavidJ.Gerber)著, 2004
  • [5] "Working Group on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rade and Competition Policy Report(1997)tothe General Council". WTO. WT/WGTCP/W/1 .
  • [6] Pursuing The Second Best:The History,Momentum,And Remaining Issues Of China’s Anti-Monopoly Law. Huang Yong. Antitrust LawJournal . 2008
  • [7] U.S.v.Topco Associates,Inc. 405U.S.596 . 1972
  • [8] 反垄断理论研究[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张穹,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