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社会的治理——以贵州湄潭县聚合村调查为例

被引:46
|
作者
贺雪峰 [1 ]
刘锐 [1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熟人社会; 人情; 治理; 村民自治;
D O I
10.13240/j.cnki.caujsse.2009.02.020
中图分类号
D668 [社会调查和社会分析];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1204 ;
摘要
文章通过对贵州湄潭农村的调查,发现熟人社会治理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拟亲化,即在熟人社会存在广泛的人情,人情的功能之一是界定熟人社会中的自己人,一旦成为熟人社会的自己人,则相互之间就要给面子,就要讲人情,讲感情。在新中国国家权力深入基层社会时,村组干部不仅凭借自己人来维持乡村社会的基础秩序,而且借此来完成国家任务。村组干部甚至主动通过扩大人情往来,将更多村民纳入自己人的范围,由此获得通过自己人治理的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7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