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我国企业技术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原因与对策的博弈分析
被引:40
|
作者
:
李树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
李树培
[
1
]
机构
: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
来源
:
南开经济研究
|
2009年
/ 03期
关键词
:
自主创新;
技术引进;
比较优势陷阱;
博弈分析;
D O I
:
10.14116/j.nkes.2009.03.005
中图分类号
: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24.32 [博弈论];
学科分类号
:
1201 ;
1202 ;
120202 ;
摘要
:
虽然企业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但其对外技术依赖较强、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仍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技术创新活动主要形式的特征,并没有得到扭转。我们认为,技术后发优势的诱惑、跨国公司技术垄断策略的威胁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是造成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的主要因素。文章基于这些影响因素而构建的博弈模型,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的成因及相关对策进行了推演。模型推演结果表明,政府完全可以通过政策干预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并打破企业技术创新的"比较优势陷阱"。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制度缺失、行为“扭曲”与我国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康志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杰
[J].
现代经济探讨,
2009,
(03)
: 76
-
80
[2]
什么粘住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翅膀
高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200433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200433
高帆
[J].
当代经济科学,
2008,
(02)
: 1
-
10
[3]
FDI对国内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范承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岭南大学经济系
香港岭南大学经济系
范承泽
胡一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法国Natixis投资银行亚洲经济研究部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香港岭南大学经济系
胡一帆
郑红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岭南大学经济系
郑红亮
[J].
经济研究,
2008,
(01)
: 89
-
102
[4]
经济快速增长下的自主创新——2006·中国企业创新专项调查报告
潘建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副主任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副主任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
潘建成
[J].
经济界,
2007,
(05)
: 90
-
96
[5]
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现状、机制和政策
陈小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
陈小洪
[J].
中国软科学,
2007,
(05)
: 22
-
33
[6]
有效需求规模假说、研发投入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红忠
[J].
经济研究,
2007,
(03)
: 33
-
44
[7]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探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华
[J].
经济学动态,
2006,
(07)
: 45
-
47
[8]
关于自主创新的几个重大问题
徐冠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科学技术部
国家科学技术部
徐冠华
[J].
中国软科学,
2006,
(04)
: 1
-
7
[9]
中国企业500强科技自主创新问卷调查报告[J]. 中国建材资讯. 2006(02)
[10]
中国企业500强科技自主创新问卷调查报告[J]. 中国建材资讯. 2006 (02)
←
1
2
3
→
共 21 条
[1]
制度缺失、行为“扭曲”与我国自主创新动力不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康志勇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杰
[J].
现代经济探讨,
2009,
(03)
: 76
-
80
[2]
什么粘住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翅膀
高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200433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上海200433
高帆
[J].
当代经济科学,
2008,
(02)
: 1
-
10
[3]
FDI对国内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范承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岭南大学经济系
香港岭南大学经济系
范承泽
胡一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法国Natixis投资银行亚洲经济研究部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香港岭南大学经济系
胡一帆
郑红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香港岭南大学经济系
郑红亮
[J].
经济研究,
2008,
(01)
: 89
-
102
[4]
经济快速增长下的自主创新——2006·中国企业创新专项调查报告
潘建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副主任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
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 副主任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
潘建成
[J].
经济界,
2007,
(05)
: 90
-
96
[5]
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现状、机制和政策
陈小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
陈小洪
[J].
中国软科学,
2007,
(05)
: 22
-
33
[6]
有效需求规模假说、研发投入与国家自主创新能力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范红忠
[J].
经济研究,
2007,
(03)
: 33
-
44
[7]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探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华
[J].
经济学动态,
2006,
(07)
: 45
-
47
[8]
关于自主创新的几个重大问题
徐冠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科学技术部
国家科学技术部
徐冠华
[J].
中国软科学,
2006,
(04)
: 1
-
7
[9]
中国企业500强科技自主创新问卷调查报告[J]. 中国建材资讯. 2006(02)
[10]
中国企业500强科技自主创新问卷调查报告[J]. 中国建材资讯. 2006 (02)
←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