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空间”视域下淮海经济区城乡融合发展驱动机制

被引:59
|
作者
周佳宁
毕雪昊
邹伟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流空间; 要素流动; 城乡融合; 驱动机制; 淮海经济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从要素流动多维重构淮海经济区城乡融合评价体系,以动态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城乡融合水平并分析其时空分异规律,最后从"流空间"视角探索城乡融合发展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城乡融合水平整体较低但趋势向好,其正向空间关联和局域内向集聚特征明显。(2)流空间视角下区域呈多中心网络结构,且在人流和资金流下相对紧密,而物流和信息流下"核—辐"结构突出。(3)推动核心区集聚效应转向扩散效应,发挥各城市节点比较优势,合理调节要素流动强度、方向和质量,并在实施地方和国家政策时配套相关制度,方能实现淮海经济区城乡融合"量""质"同升。
引用
收藏
页码:1881 / 189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