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找到相关数据
中等收入陷阱迷思
被引:15
|作者:
樊纲
[1
]
机构:
[1]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中等收入;
陷阱;
高福利;
生产力提高;
城市化;
D O I:
10.14089/j.cnki.cn11-3664/f.2014.05.016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中等收入陷阱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竞争力下降。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不等于必然丧失竞争力,如果能够不断提高生产力,就不会因为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丧失竞争力,也就不存在所谓的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本质上是福利陷阱,是工资、福利的提高快于生产力的提高,拉美和欧洲的问题也都缘于此。中等收入阶段不应推行高福利,我国目前还没有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还得过低收入国家的苦日子。我国的特殊问题在于非城市化陷阱,即农民工不能城市化、人不能城市化的陷阱。中国发展潜力巨大,可以保持几十年正常的高增长,逐步实现工业化、城市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0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