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3 条
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绩效的历史变迁与地区差异
被引:24
|作者:
李婧
[1
,2
]
朱承亮
[2
]
安立仁
[2
]
机构:
[1] 宁波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
关键词:
低碳转型;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发展方式;
历史变迁;
地区差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106 ;
0701 ;
070104 ;
120405 ;
摘要:
低碳转型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由之路。本文构建了一个能同时包含"稳增长"、"低能耗"、"低排放"多元目标的可持续发展分析框架,基于1985—2010年全国27个省份投入产出面板数据,运用基于DDF的ML生产率指数和增长核算法,对我国经济低碳转型绩效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不考虑环境因素会高估生产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对我国低碳转型绩效做出较为乐观判断;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增长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且受制度因素水平效应影响,考察期内GTFP增长率呈现"先升后降再平稳"的时间趋势特征;GTFP是经济增长重要驱动力之一,考察期内我国经济低碳转型绩效明显,受边际转型成本影响近年来有趋缓回落趋势,我国仍属于资本和能源双重驱动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经济低碳转型绩效地区差异明显,部分欠发达省份也表现出了较高的转型绩效,但这种地区差距具有相对稳定性,仅在两次危机期间表现出了较大波动。暂且撇开关于低碳模式"阴谋论"还是"双赢论"争论对错不说,在本文中我们确实捕捉到了我国低碳转型绩效明显的信息。综合来看,我国经济低碳转型任重而道远,但艰难与希望并存。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82
页数:1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