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社会、隐形社会、市民社会与行政国家——中国农村扶贫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解读

被引:11
|
作者
许源源 [1 ]
陈书弈 [1 ]
机构
[1]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空心社会; 隐形社会; 市民社会; 行政国家; 农村扶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5 ; 1203 ;
摘要
中国农村扶贫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可以用"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来代替。建国之后,国家在农村扶贫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社会却经历了从"空心社会""隐形社会"到当前还不完善的"市民社会"三个阶段。这些阶段的出现是基于不同的原因,各个阶段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表现形态也不相同:"空心社会"的出现是因为"政策忽略"与"传统缺失";"隐形社会"的出现是因为其有弥补政府功能的作用,但其地位卑微;现今社会的独立性越来越明显,在扶贫领域与国家有越来越多的积极合作,并逐渐体现出"市民社会"的特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